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
作为青岛市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三区城市污水处理任务。服务面积124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80万。由于城市的发展,原有17万吨日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现状需求,且常年处于超设计规模运行状态。为满足污水处理需求,2014年底青岛水务集团开始组实施李村河污水处理厂三期8万吨/日扩建项目,总投资约4.17亿元。
由于厂区面积无法满足新建8万吨级污水处理的场地需要,整个扩建工程采取了新建和改扩建相结合的方案,一是见缝插针,合理布局,新建4.5万吨/日规模;二是优化工艺,深挖原设施潜力,对原有一二期工程改造增加3.5万吨/日规模。整个建设过程也采取了两步走方案,先新建后扩建。新建、扩建部分分别于2016年3月4日、9月21日通过环保验收,正式投入运营。
现全厂工艺稳定运行,出水水质良好。出水水质全部达到现行国家城市生活污水《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最高排放一级A标准,极大缓解了整个市区的城市污水处理压力。扩建后全年增加消减有机物(BOD5)0.96万吨,悬浮物(SS)1.8万吨,总氮0.2万吨,氨氮0.12万吨等,总消减量增加5.2万吨,减排量增加了28.6%,年处理污水量增加2920万吨,为青岛市的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工程建设期间,整个污水处理厂面临着生产和建设两大任务,生产运行不能停,工程建设必须按期完。为此,在水务集团的领导下,全体人员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明确分工,互相配合,生产运行人员兼职工程管理人员,做到了生产运行和工程建设两不误。一二三期改扩建项目衔接部分多,3.5万吨改造工程就是在一二期内部进行,对正常生产运行影响较大,在工程过程中必须同时保证正常的生产运行。各环节需要环环相扣,生产管理部门和工程项目组密切组织协调,科学安排各项工程过程,车间密切配合,加强巡视和监控。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设备出现故障或报警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工艺调控措施更加严格,实时监控做好质量控制过程中各项参数的变化分析,对异常参数的变化,及时做出预判,提前采取预控措施,以确保水质、水量的达标。生产技术人员每天早晚现场巡查各一次,每天下午开一次专题分析会。由于措施得力,工程期间保证了各期处理水量的满负荷运行,保证了两大任务的顺利完成。
麦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
麦岛污水处理厂位于青岛市前海地区,其服务区域西起青岛路,东至石老人,南临黄海,北靠崂山山脉,西与团岛排水系统,北与海泊河排水系统相邻,东西长约20km,南北宽约1~3km,总面积约35km2。
麦岛污水处理厂一期预处理工程设计规模为10万m3,污水仅经预处理后直接深海排放,一期工程占地1.71hm2,于1999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2005年~2007年光大水务(青岛)有限公司对麦岛污水处理厂进行改扩建,采用MULTIFLO沉淀池+BIOSTYR生物滤池工艺,排放标准接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总占地面积3.86hm2。2007年7月投产,日处理规模14万m3,保证了2008奥帆赛比赛海域水质达标,改善了青岛前海一线周边环境。
2013年,为进一步减少污染,改善水体环境,青岛市启动了麦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排水标准将提高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2015年6月,青岛市排水管理处批准了升级改造方案;2015年11月青岛市环保局崂山分局下发环评批复;2016年2月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了项目核准。
光大水务(青岛)有限公司作为建设单位,在2015年12月启动三通一平工程,在2016年6月升级改造主体工程建设,截至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并通水调试,计划2017年8月底竣工投产。
麦岛污水处理厂自2007年7月商业运营以来,一直按照《污水处理协议》运营,安全稳定运行、达标排放。麦岛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中温厌氧消化,实行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产生沼气进行发电,发电量占自用电量的2/3,为青岛市节能减排工作做出突出贡献,也是青岛污水处理厂的标杆工程。
麦岛污水处理厂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已建设完善的除臭系统,在预处理段、污泥区、廊道等设置除臭管道,配置除臭滤池,基本实现全覆盖,自商业运营以来,除臭系统一直正常运行,减少臭气对周边影响。
在2016~2017年麦岛厂升级改造期间,为减少污水对环境影响,采取不停产施工,即在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同时,原有设施正常运行,并且随着升级改造工程调试,出水水质已有大幅提高,氨氮自2017年7月底由原来的15mg/L降低到5mg/L以下。预计在2017年8月底全部指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