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环保联盟网首页       会员中心       客服热线:029-88855575

环保联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政污水 » 正文

步步为营踏上新征程 浙江河长制实现新跨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2 16:07  环保联盟   浏览次数:217
内容摘要:作为一项重构我国河湖管理体系的创新制度,河长制经过实践证明,是适合我国水污染治理的政策。现在,这项制度写入了水污染防治法

作为一项重构我国河湖管理体系的创新制度,河长制经过实践证明,是适合我国水污染治理的政策。现在,这项制度写入了水污染防治法,我国也将全面推行河长制提上了日程。那么,作为这项制度的发源地,浙江省河长制进入了哪个阶段呢?
              
           

          步步为营踏上新征程
浙江河长制实现新跨越

  据统计,目前浙江省上任的河长已经有6万多名,13万公里的河道有了自己的父母官。不论是省长、市长、村长、镇长还是乡长,都可能成为一河之长,直接对河湖治理的规划、进展、成效负责。

  最初,浙江省为了构建治水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作出了建立河长制的创新之举。随着这项制度不断演变,适应更广泛的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需求,浙江也走上了升级河长制的道路。从一河一长一点一策,从挂牌上岗执法考核,浙江河长制经历了数个阶段的变迁。

  在推进五水共治的过程中,浙江成为了河长制全国领跑的区域之一。2013年就出台了相关政策;2015年下发了促长效机制的若干文件;2016年,印发《基层河长巡查工作细则》;2017年,终于迎来了全国首个河长制地方性法规。

  一步步走来,浙江省逐渐夯实了河长制的组织架构,建立了河长巡查制度,完善了5级河长管理脉络。根据河流性质,浙江确定不同级别的河长,以及责任主体;根据职能,浙江分层部署任务,逐级落实工作;根据治理情况,浙江以考促治,全面通过督查、视察、监测、考评等方式压实责任。

  为了更好地消除黑臭水体,浙江设立河长公示牌,问责到人。同时,浙江还联合多部门治水,以联席会议、联动执法、信息共享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行政、公安和司法等部门的合作。截至目前,全省成功消灭了6500公里垃圾河,黑臭河整治超过5000公里。

  浙江省河长制的推行经验一直是全国各地效仿的模板,这源于河长制的不断优化,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适应治水需求的生命力。在五水共治的口号下,河长制进入了管、治、保三位一体的治河阶段。在河长制的大力推进下,浙江省为河流建档,为治河摸底,群策群力实现科学和精准施治。

  很多人都想知道,浙江河长制为什么推行的效果如此好。首先,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是河长制初立的必要条件;其次,一治到底的执行力是推进治水工作的保障;同时,政策法规以及配套体系的持续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另外,无论是河道警长竞聘河长还是点对点服务制度的创新都赋予了河长制强劲的生命力。

  确定责任主体,建立督察+执法+考核体制,强化公众参与和监督,浙江省正在利用河长制全面攻破治水难题。而河长制的全面推进,也为绿色浙江两美浙江建设创造了骄人战绩。如今,《浙江省河长制规定》的印发更是将浙江河长制升级推上了另一个高峰。

  从3月提请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到近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浙江省河长制规定》正式落地。这也意味着,浙江多年治河经验通过立法形式得到了巩固,日常监督有了更有力的法律武器,治水工作的问责考核再添法制屏障。

  河长制优化升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形势改变不断调整的过程。浙江省从创建到落实,从实践到创新,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考验,终将河长制推进到了法治、人治、共治的新高度。

 

 
原文标题:步步为营踏上新征程 浙江河长制实现新跨越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