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类别之一,污染大、难处理,其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公众关注。“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挖掘电子废弃物的剩余价值,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既是先进的环保理念,更是值得倡导的生活方式。
这座“看不见的矿山”正在矛盾中挣扎徘徊
当一个美国人扔掉一台电脑后,它最终会去哪里?近日,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全世界生产的大约70%的电子产品最终会以垃圾的形式流入中国,其中包括废旧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及其零部件。它们大多产自中国,在世界各地完成使命后,最终“叶落归根”。
电子垃圾危害性极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经发布报告称,2017年的电子废弃物近5000万吨。从2010年至2015年,中国内地的电子垃圾产生量增长了一倍多。另有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电子废弃物的处理量上亿,可是处理率仍不足半数。通过这些数据,足见我国电子垃圾处理形势仍很严峻。
与其他垃圾相比,电子垃圾的危害性极大,具有污染时间长、污染危害大等特点。由于行业缺乏统一规管,涌入中国的电子洋垃圾大量流入非法废物处理厂。西方21世纪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废弃物在这里以19世纪的工艺进行着污染性极强、利用率较低的再循环。这些小处理厂和小作坊每处理1吨电子洋垃圾,就有超过一半的配件在多重处理后成为毫无用处的污染垃圾。
据悉,电子垃圾对环境的破坏对染比不上核泄漏,排放有毒物体来的直接,但是大多数电子垃圾都含有重金属,而重金属渗入土壤,进入河流和地下水,还会释放出大量致癌气体,一些“黑作坊”在提炼稀有金属的过程中排出的有害气体以及废料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电子垃圾找个“婆家”
循环产业界有句名言,“世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挖掘电子废弃物的剩余价值,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既是先进的环保理念,更是值得倡导的生活方式。的确如此,电子垃圾本身附带许多有用甚至昂贵的材料,在一个复杂的电子配件中,有超过60种化学元素,只要妥善处理,不愁找不到“婆家”。
譬如,德国二手电子产品交易市场较为成熟,用便捷的服务让旧电子产品不再是“无用的老骨头”;法国则是颁布了全国性电子垃圾回收法令,以生产商承担电子垃圾主要回收责任;而在日本,不久前,东京奥组委呼吁民众,尽可能捐出废旧电子产品以便回收提炼金属,制作2020年奥运会的全部奖牌。
然而,在我国,这做“矿产”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反而在多重矛盾中“挣扎”。面对逐年扩张的电子废物规模,一方面,海量电子垃圾泛滥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侵蚀人们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电子废弃物中富含的可利用资源吸引着各路“掘金”企业纷纷前往;一方面,具有先进环保资质和优良技术的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企业由于电子废物“供给太少”经常处于停产状态,另一方面,游商游贩遍地开花,粗放的作坊式电子垃圾处理市场野蛮生长。
针对上述矛盾,有专家建议,政府应尽快制定电子垃圾回收管理办法,确定主管部门,明确管理职责,加大对废旧电子产品市场及家电二手市场的监管,实施电子垃圾回收企业资质认证制度。同时,政府应当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引进和支持电子废旧物处理企业,推动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