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发展理念引领下,四川全省 “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四川经济正澎湃着强大的绿色发展动力。当前,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生根发芽——四川着力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治蜀兴川各领域全过程,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
“拒绝套路,啥都能问”。7月23日,“我与环保厅长面对面”座谈会在成都举行,省环保厅厅长对参会代表的尖锐提问“不设防”,座谈问答“全公开”。
成都雾霾是不是彭州石化造成的?空气监测点是不是设在“环境优美”的地方?四川盆地冬季雾霾频发怎么破……这些问题,无一不是舆论热点、网络焦点。
不仅四川人民关心,全国人民也关注。万里长江在四川留下最长的印迹,使四川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剑指加快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部分环境违法问题整改,一个特殊的微信群近日组建:环保部副部长、四川省副省长担任群主,12位相关市州领导每周五向群主交整改进度“作业”。
一个理念在四川深入人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省委书记王东明在不久前召开的全省民族地区生态环保及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坚决守住民族地区绿水青山和蓝天净土。
对脚下土地负责,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四川坚定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夯实绿色本底,做好做足绿色“加减法”
全面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打响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推行河长制,始终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率先实现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
从成都平原到雪域高原,从连绵丘陵到巍峨群山,巴山蜀水铺展开更加秀美壮阔的绿色画卷。
绿色“运算”持续不断做绿色的“加法”,做污染的“减法”,才能让四川更美丽,祖国河山也才能更壮丽,国家生态才能更安全
7月的若尔盖县,天蓝地绿,水草丰茂,牛羊怡然自得,草原生机勃勃。许多人不知道,这里正经历一场“地球癌症”的艰难拯救战役。
涵养黄河、长江的川西高原,素有“水塔”之称,然而,一旦草原沙化,母亲河将面临补给缺失之虞。
自20年前若尔盖县被纳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点,其辖曼乡多年“攻防战”取得绿意浓浓的战果,7.8万亩沙化土地重新披上绿装。
由高原急转而下,河流一路东逝。不择细流,成就了长江的深阔,有每个支流的清澈洁净,才会有入海口的一碧万顷。
从今年开始,“千河之省”四川实行河长制,省内所有河流全覆盖。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上岗,负责河湖管护,当前的重中之重是污染防治。
涪江、嘉陵江、渠江、雅砻江、青衣江、长江(金沙江)、安宁河、沱江、岷江、大渡河等省级十大河流实行双河长制,每条河流皆设立两位河长,均由副省级领导担任。
实践证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生不息,环环相扣。四川更美丽,长江和祖国河山才能更壮丽,国家生态才能更安全。
从战略地位看,四川是全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区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区,水能蕴藏量占全国五分之一;
从现实影响看,四川雄奇秀美的巍巍大山,奔流不息的滚滚江河,旖旎迷人的独特自然风光,连片的大熊猫生态栖息地,弥足珍贵;
从历史使命看,四川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仍然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草地湿地退化和沙漠化、土地石漠化等现象突出,环境安全亟待加强。
过去,绿色造就了“天府之国”;未来,巴山蜀水只有在绿色装点下才会更加美丽。在四川省环境保护大会上,王东明说,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满不满意,是检验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公信力的“试金石”。
不忘初心,笃定而行。面对绿色大考,省委选择了“绿色运算”:持续不断做绿色的“加法”,做污染的“减法”,既开展国土绿化,夯实绿色本底,统筹推进植树造林、山水保护、生态修复、功能提升,又重拳出击、铁腕治污,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坚决守护绿水青山。
加法,从规划上高点起步。2013年,我省明确划分川西高原生态区和川东开发区,确定开发红线;2014年,划定若尔盖、大小凉山、川滇、秦巴山区四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重点;2016年,省委全会果断启动“全面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切实加强脆弱地区生态修复……一笔一画,勾勒生态家园的未来。
加法,从投入上高强度发力。2013年起,我省开展生态治理需求摸底,建立项目需求储备制度,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力度。五年来,四川林业累计对沙化土地、石漠化土地投入治理资金超50亿元,创历史新高。
加法,从创新上高频率加码。2013年,试水市场化治沙;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取消公益林、经济林比例;2015年,非国有公益林纳入生态补贴范围;2016年,碳排放市场开锣;2017年,完成省域全覆盖环保督察,开全国先河……
如果说,加法瞄准自然生态的“量质齐升”,加的是自然和谐色彩;减法则瞄准污染治理的“量源双降”,减的是黑烟污水的毒害。
减法,就是要为大气、水、土壤全面松绑,突出抓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抓好土壤污染防治,打赢一场场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
减法,减的是对污染的宽容,保持对环境违法零容忍,有举必查、查必有果、严肃追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增强环境保护执法震慑力。
加减之间,四川以最大力度厚植绿色本底,以最严厉举措防治污染,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化解落后产能。
省委、省政府向全川人民庄严承诺: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主体功能区布局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基本形成。
“拒绝套路,啥都能问”。7月23日,“我与环保厅长面对面”座谈会在成都举行,省环保厅厅长对参会代表的尖锐提问“不设防”,座谈问答“全公开”。
成都雾霾是不是彭州石化造成的?空气监测点是不是设在“环境优美”的地方?四川盆地冬季雾霾频发怎么破……这些问题,无一不是舆论热点、网络焦点。
不仅四川人民关心,全国人民也关注。万里长江在四川留下最长的印迹,使四川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剑指加快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部分环境违法问题整改,一个特殊的微信群近日组建:环保部副部长、四川省副省长担任群主,12位相关市州领导每周五向群主交整改进度“作业”。
一个理念在四川深入人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省委书记王东明在不久前召开的全省民族地区生态环保及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坚决守住民族地区绿水青山和蓝天净土。
对脚下土地负责,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四川坚定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夯实绿色本底,做好做足绿色“加减法”
全面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打响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推行河长制,始终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率先实现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
从成都平原到雪域高原,从连绵丘陵到巍峨群山,巴山蜀水铺展开更加秀美壮阔的绿色画卷。
绿色“运算”持续不断做绿色的“加法”,做污染的“减法”,才能让四川更美丽,祖国河山也才能更壮丽,国家生态才能更安全
7月的若尔盖县,天蓝地绿,水草丰茂,牛羊怡然自得,草原生机勃勃。许多人不知道,这里正经历一场“地球癌症”的艰难拯救战役。
涵养黄河、长江的川西高原,素有“水塔”之称,然而,一旦草原沙化,母亲河将面临补给缺失之虞。
自20年前若尔盖县被纳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点,其辖曼乡多年“攻防战”取得绿意浓浓的战果,7.8万亩沙化土地重新披上绿装。
由高原急转而下,河流一路东逝。不择细流,成就了长江的深阔,有每个支流的清澈洁净,才会有入海口的一碧万顷。
从今年开始,“千河之省”四川实行河长制,省内所有河流全覆盖。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上岗,负责河湖管护,当前的重中之重是污染防治。
涪江、嘉陵江、渠江、雅砻江、青衣江、长江(金沙江)、安宁河、沱江、岷江、大渡河等省级十大河流实行双河长制,每条河流皆设立两位河长,均由副省级领导担任。
实践证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生不息,环环相扣。四川更美丽,长江和祖国河山才能更壮丽,国家生态才能更安全。
从战略地位看,四川是全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区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区,水能蕴藏量占全国五分之一;
从现实影响看,四川雄奇秀美的巍巍大山,奔流不息的滚滚江河,旖旎迷人的独特自然风光,连片的大熊猫生态栖息地,弥足珍贵;
从历史使命看,四川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仍然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草地湿地退化和沙漠化、土地石漠化等现象突出,环境安全亟待加强。
过去,绿色造就了“天府之国”;未来,巴山蜀水只有在绿色装点下才会更加美丽。在四川省环境保护大会上,王东明说,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满不满意,是检验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公信力的“试金石”。
不忘初心,笃定而行。面对绿色大考,省委选择了“绿色运算”:持续不断做绿色的“加法”,做污染的“减法”,既开展国土绿化,夯实绿色本底,统筹推进植树造林、山水保护、生态修复、功能提升,又重拳出击、铁腕治污,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坚决守护绿水青山。
加法,从规划上高点起步。2013年,我省明确划分川西高原生态区和川东开发区,确定开发红线;2014年,划定若尔盖、大小凉山、川滇、秦巴山区四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重点;2016年,省委全会果断启动“全面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切实加强脆弱地区生态修复……一笔一画,勾勒生态家园的未来。
加法,从投入上高强度发力。2013年起,我省开展生态治理需求摸底,建立项目需求储备制度,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力度。五年来,四川林业累计对沙化土地、石漠化土地投入治理资金超50亿元,创历史新高。
加法,从创新上高频率加码。2013年,试水市场化治沙;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取消公益林、经济林比例;2015年,非国有公益林纳入生态补贴范围;2016年,碳排放市场开锣;2017年,完成省域全覆盖环保督察,开全国先河……
如果说,加法瞄准自然生态的“量质齐升”,加的是自然和谐色彩;减法则瞄准污染治理的“量源双降”,减的是黑烟污水的毒害。
减法,就是要为大气、水、土壤全面松绑,突出抓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抓好土壤污染防治,打赢一场场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
减法,减的是对污染的宽容,保持对环境违法零容忍,有举必查、查必有果、严肃追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增强环境保护执法震慑力。
加减之间,四川以最大力度厚植绿色本底,以最严厉举措防治污染,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化解落后产能。
省委、省政府向全川人民庄严承诺: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主体功能区布局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基本形成。